各有关单位:
为加快推动我市创新驱动发展,深圳市科协引领全市科技类社会组织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创办“自主创新大讲堂”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营造创新软环境的一项重要品牌活动。本期大讲堂由深圳化学化工学会承办,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协办。
主题:常温常压下电催化氮还原合成氨
主讲嘉宾:王海辉教授
王海辉,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2004年入选德国洪堡学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年入选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5年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2017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8年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杰出人才”,2018年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Nat. Commun., Sci. Adv., Joule, Angew. Chem. Int. Ed., JACS, Adv. Mater., AIChEJ.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论文被SCI引用万余次,H因子53,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
主要内容: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能源储存转换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利用电化学法固氮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表明,利用电化学技术虽然的确可实现常温常压下的氨合成,但在常温常压下,由于N≡N三键极难活化断裂以及N2溶解度低等问题,氮气的还原反应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非常难于进行,而且由于析氢竞争反应的存在,致使氮还原合成氨的效率和选择性都非常低。因此,如何提升氮还原反应的选择性,进而提升合成氨的效率将是常温常压下电化学合成氨研究面临的最大挑战。本次报告将重点在限制电子及质子供给的策略上,详细阐述最近发展的反应选择性提升机制,并介绍了近两年来的代表性工作,包括制备抑氢催化剂、设计反应装置、反应液选择、优化反应条件(电位、温度等)及电化学生物固氮等。总结并探讨自2016年以来在提升氮还原反应选择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请各有关单位安排相关人员参会,并于11月20日(星期二) 16:00前反馈到会务联系人,以便我们做会务安排。
会议时间: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10:30-12:00 (需提前15分钟入场)
会议地点: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一楼学术报告厅
联系方式:
深圳化学化工学会
陈小姐 手机:18123908136
传真:0755-22952483
邮箱:szhxhg@126.com
深圳化学化工学会
2018年11月19日